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2024.01.08 04:35浏览量:13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为了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而制定的。本次修改在保持原有框架和体例的基础上,增设“文化自信和国家战略”专章,增加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和权利信息告知制度等内容,同时完善了作品定义、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等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视听作品;
(六)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七)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第四条 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行使权利,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单纯事实消息;
(二)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七条 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主管著作权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八条 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被授权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调解活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向社会提供版权公共服务。依照法律规定推选代表履行相关权利保护工作。国家鼓励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依法向国家版权局申请在相关领域开展活动。
第九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本法所称的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计算机软件属于智力成果的一种,受本法保护。
第十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国家建立健全符合著作权保护与管理需要、并方便实用的权利登记制度。国家建立中国特色的著作权登记制度。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