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深入理解JVM在内存中申请对象及垃圾回收流程

作者:php是最好的2024.01.08 04:36浏览量:5

简介:本文将深入探讨JVM如何管理内存,包括对象在内存中的申请和垃圾回收的整个流程。通过了解这些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Java的性能优化和内存管理。

在Java虚拟机(JVM)中,内存管理是一个核心功能。JVM通过堆内存来存储对象,而垃圾回收器负责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以释放内存。以下是JVM在内存中申请对象及垃圾回收的基本流程:
1. 对象在内存中的申请
当我们在Java程序中创建一个对象时,JVM会在堆内存中为该对象分配空间。堆内存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因此分配和回收都是并发进行的。

  • 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新创建的对象首先会被分配到年轻代中。年轻代分为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S0和S1)。当Eden区满了之后,垃圾回收器会清理不再使用的对象,并将存活的对象移动到Survivor区。
  • 老年代(Old Generation):随着程序运行,一些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会被移动到老年代。老年代存放的对象生命周期较长,因此其大小通常比年轻代大得多。
  • 永久代(PermGen)或元空间(Metaspace):用于存储类的元数据。从Java 8开始,永久代被元空间取代。
    2. 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是自动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的过程。JVM的垃圾回收器会定期检查对象,确定哪些对象是活动的,哪些是垃圾。
  • 标记-清除(Mark and Sweep):这是最基本的垃圾回收算法。它首先标记出所有活动的对象,然后清除未被标记的对象。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
  • 复制(Copying):将堆内存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域,每次只使用其中一个。当进行垃圾回收时,将活动对象复制到另一个区域,然后清除当前区域的所有对象。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会产生内存碎片,但缺点是可用内存减半。
  • 标记-压缩(Mark and Compact):结合了标记-清除和复制的优点。它同样会标记活动对象,但会将所有活动对象压缩到堆的一端,然后直接清除边界以外的所有内存。这样既不会产生内存碎片,也不会浪费一半的内存。
  • 分代收集(Generational):由于大多数对象的生命周期都很短,因此这种方法将堆内存分为年轻代和老年代,并针对不同代采用不同的回收策略。年轻代采用复制算法,老年代采用标记-压缩算法。
    3. 垃圾回收器
    Java提供了多种垃圾回收器供选择,以满足不同的性能和内存管理需求。最常用的有:
  • Serial GC:适用于单核CPU、低多线程场景。它使用标记-清除算法,简单高效。
  • Parallel GC:适用于高吞吐量、低延迟场景。它使用标记-压缩算法,能够快速释放内存。
  • CMS GC:也称为并发标记清除(Concurrent Mark Sweep)垃圾收集器。它主要用于解决老年代的并发碎片化问题,主要适用于多核CPU环境。
  • G1 GC:一种并发的、可预测的垃圾收集器,用于替代CMS GC。它将堆内存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可以独立地进行垃圾回收。G1 GC适合于服务端应用,能提供更稳定的停顿时间。
  • ZGCShenandoah GC:这两种都是可扩展的低延迟垃圾收集器,它们使用读屏障技术来跟踪对象的访问状态,能够在任何时候安全地进行垃圾收集,不需要停止应用线程。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