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Qi通信协议:原理与应用
2024.01.08 05:03浏览量:38简介:无线充电Qi通信协议采用backscatter调制方式,实现高效、安全的无线充电。本文将深入解析Qi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现代无线充电设备中的应用。
无线充电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Qi通信协议作为无线充电的标准之一,备受业界关注。Qi,即“气”,寓意无线能量传输就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该协议的目标是实现高效、安全、便利的无线充电。
一、工作原理
无线充电Qi通信协议的核心在于backscatter调制方式,这是一种负载调制技术。在无线充电过程中,Power Receiver(通常是手机)起到主导作用,而Power Transmitter(充电板)则是被动地响应请求并处理。
- 物体检测:当手机放在充电板上时,充电板通过监测发送线圈的电容变化来感知到物体的存在。一旦检测到有物体放在充电板上,充电板就会发送一个ping消息作为电力信号,并等待超时。如果超时,说明是异物放置在了充电板上,充电板将撤销电力供应,这个过程也称为异物检测(FOD)。如果未超时,说明检测到的物体是合法的充电设备,那么就进入下一步。
- 信号强度检测:手机检测到次级线圈感应到的电压信号后,会发送一个Signal Strength消息。这个消息主要包含了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耦合程度,也就是手机放置的位置是否正确。
- 身份与配置信息交换:充电板在接收到Signal Strength消息后,取消超时,进入ID&Configuration阶段。手机会发送包含自己VID(供应商识别码)和产品序列号的ID消息,以及包含整流电路需要输出的最大功率的Configuration消息。充电板则会根据接收到的Configuration消息调整初级线圈的相关参数,并开始正常发送电力。
- 状态与错误控制: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板会持续接收手机发送的Charge Status和Control Error等消息。例如,当手机的电池充满时,手机会发送一个充电完成消息,充电板在接收到这个消息后就会停止充电。
二、应用与实践
Qi通信协议在无线充电领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各类无线充电设备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小企业会员(Small Business Member)可以根据年收入的不同情况缴纳相应的年费,并在产品库中注册产品时支付相应的费用。准会员(Associate Member)则可以享受更多的权益,如获得Qi商标许可权、参与Qi产品互操作性测试等。这些会员规则不仅有助于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和商业合作空间。
总结
无线充电Qi通信协议通过独特的backscatter调制方式和严谨的工作流程,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无线能量传输。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无线充电将会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