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抢注商标的认定与应对
2024.01.08 05:15浏览量:5简介:本文将探讨恶意抢注商标的认定标准,以及商标被抢注时可以采取的解决策略。通过对恶意抢注的深入了解,以及其应对方法的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恶意抢注商标是指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在先权利,也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认定恶意抢注商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 申请人的主观恶意:申请人是否存在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例如,是否在注册成功后自行使用该商标,是否对被抢注人高价转让或高价许可使用该商标,是否直接控告被抢注人侵权并提出赔偿请求。
- 申请人采取的不正当手段:申请人是否利用与他人同行的关系、合作背景或其他优势,了解到经营者商标使用的情况,并能预见抢注该商标所带来的利益而抢先注册。
- 商标注册成功:申请人的商标注册成功是判定恶意抢注的重要依据。
面对商标被抢注的情况,商家可以采取以下五种应对方法: - 对未获准注册的商标,可以提起异议:注册商标应当先由商标局进行初步审查,通过审查的,进入公告期,公告期时间为三个月。在此期间,符合条件的主体可以提出商标异议。商家可以委托专门的商标代理机构向国家商标局提起商标异议。
- 已经获得注册的商标,可以申请无效宣告或撤销:如果被抢注的商标已经过了公告期,获得核准注册了,此时可以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或撤销。如果商标获得注册时间超过5年的,则不可以以被抢注为由进行撤销。
- 撤三:按照规定,注册商标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这被称为“撤三”。
- 法院起诉:无论是商标局的决定或者商评委的决定都不是最终结果,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不服的,都可以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预防为主:为了避免商标被抢注的情况发生,商家应尽早进行商标注册。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阶段就进行商标查询和注册工作。这样可以确保自己的商标权益得到保护,避免陷入被抢注的困境。
综上所述,恶意抢注商标的认定主要从申请人的主观恶意、采取的不正当手段以及商标注册成功三个方面进行考量。面对商标被抢注的情况,商家可以采取提起异议、申请无效宣告或撤销、撤三、法院起诉以及预防为主的应对方法。通过深入了解恶意抢注商标的认定标准以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商家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