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谢希仁第八版)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2024.01.08 14:39浏览量:72简介:提供计算机网络原理(谢希仁第八版)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原理的相关知识。
计算机网络原理(谢希仁第八版)第六章主要介绍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以下是该章课后习题的答案及解析:
- 习题6.1
(1)A类地址的范围是1.0.0.0到126.0.0.0,B类地址的范围是128.0.0.0到191.255.0.0,C类地址的范围是192.0.0.0到223.255.255.0。
(2)A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范围是1~126,B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范围是128~191,C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范围是192~223。
(3)A类地址最多有16777214个主机地址,B类地址最多有65534个主机地址,C类地址最多有254个主机地址。
(4)一个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4个字节,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IP地址的分类和范围。根据IP地址的分类,可以将IP地址分为A、B、C、D和E五类。其中,A、B和C类是最常用的IP地址分类。A类地址用第一个字节表示网络地址,后面三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B类地址用前两个字节表示网络地址,后面两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C类地址用前三个字节表示网络地址,最后一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因此,可以根据第一个字节的范围确定IP地址的分类,进而确定主机地址的数量。
答案:(1)正确;(2)正确;(3)正确;(4)正确。 - 习题6.2
(1)一个C类网络最多容纳254台主机。
(2)一个C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3)一个B类网络最多容纳65534台主机。
(4)一个B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0.0.0。
解析:本题考查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本概念。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组成,其中A、B和C类地址是最常用的分类。子网掩码用于标识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部分。对于A、B和C类地址,默认的子网掩码分别是255.0.0.0、255.255.0.0和255.255.255.0。此外,一个C类网络最多可以容纳254台主机(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一个B类网络最多可以容纳65534台主机。因此,对于一个C类网络,如果将其划分为两个子网,则每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127台主机。
答案:(1)正确;(2)正确;(3)正确;(4)正确。 - 习题6.3
(1)198.168.100.0/24的网络地址是198.168.100.0,广播地址是198.168.100.255,可用主机地址范围是198.168.100.1~198.168.100.254。
(2)/24表示子网掩码中前24位为网络地址,后8位为主机地址。
(3)将一个B类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后,每个子网最多可以有65534台主机。
解析:本题考查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子网划分是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的子网,每个子网具有相同的网络地址和不同的主机地址范围。子网掩码用于标识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部分,其计算方法是使用CIDR表示法中的斜线后面的数字表示子网掩码中前缀的位数。例如,/24表示前24位为网络地址,后8位为主机地址。在子网划分时,如果将一个B类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