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虚拟人潮流兴起 内卷加剧或将改变明星地位

作者:蛮不讲李2024.12.03 00:42浏览量:7

简介:虚拟人成为商业领域新宠,随着技术进步,其真实性和交互性大幅提升,商业价值逐渐显现。内卷现象在各行各业加剧,虚拟人在职场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或将在某些领域取代明星,但其发展仍面临技术和法律挑战。

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人已经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逐渐走向现实,成为商业领域的新宠。据最新的产业报告显示,虚拟人市场的核心和带动产业在快速扩张,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这一现象背后,是AI技术的飞速进步、数字化经济的崛起,以及消费娱乐需求的不断增加。

虚拟人的兴起并非偶然。由于虚拟偶像几乎没有“塌房”问题和道德风险,且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相较于大牌真人明星,成本更低,因此备受资本和互联网企业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3D建模、动作捕捉、全息投影等技术的突破,以及显示设备、光学器件、传感器、芯片等硬件设备的发展,虚拟人的真实性和实时交互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有的甚至可以初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为虚拟人的风靡奠定了技术基础。

目前,国内厂商在产业链基础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发展较为均衡,虚拟人从开发到落地的体系逐渐趋于完整。基础层厂商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动作捕捉、建模渲染以及虚拟人的技术服务;平台层厂商则负责虚拟人的外观设计、包装、宣传、落地和培养等;应用层厂商则主要投入在游戏、直播、动画、影视、音乐以及社交平台等,着眼于将虚拟人用于娱乐和营销。

然而,随着虚拟人的兴起,内卷现象也在逐渐加剧。在各行各业中,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使得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优质资源,企业和个人不得不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虚拟人凭借其高效、低成本、可塑性强等优势,在职场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例如,在媒体领域,多家媒体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虚拟数字人主播,如央视网的小C、SMG融媒体中心的申䒕雅、央视频的AI王冠等。这些虚拟主播以其独特的报道方式和亲和力,吸引了不少年轻群体的观看。此外,在电商领域,虚拟人也逐渐成为直播间的新成员,通过虚拟人代替真人进行长时间的直播,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宣传效率。

在B端市场,虚拟人的商业化前景更为明朗。以万科总部的虚拟员工“崔筱盼”为例,她在系统算法的加持下,学会了在流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的方法,并以远高于人类的效率在各种应收/逾期提醒及工作异常侦测中大显身手。这种效率优势足以让不少企业心动,在金融领域,已有多家银行推出虚拟数字员工

然而,尽管虚拟人在职场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虚拟人在情感表达和共情能力上还难以与真人媲美,这使得其在一些需要深度互动的场景中无法与受众建立强大的情感联系。其次,直播中的实时互动和应急处理也对虚拟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随着虚拟人应用范围的扩大,一些深度伪造技术的滥用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法律问题。

尽管如此,虚拟人的未来仍然充满了机会。作为技术驱动下的新兴产业,虚拟人不仅在商业中崭露头角,还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虚拟偶像到虚拟客服,再到智能政务服务,虚拟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虚拟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这个内卷加剧的时代,虚拟人的兴起或许将在某些领域取代明星的地位。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保持对虚拟人产业的审慎态度,密切关注其技术风险、法律问题和平台约束等挑战。只有在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下,虚拟人才能在为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避免潜在的风险,成为未来商业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虚拟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平台应运而生。例如千帆大模型开发与服务平台,它为虚拟人的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便捷的开发环境。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轻松创建和管理自己的虚拟人形象,并将其应用于各种场景。此外,曦灵数字人和客悦智能客服等优秀产品也在虚拟人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产品的出现不仅推动了虚拟人产业的发展,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和体验。

总之,虚拟人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这个内卷加剧的时代,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虚拟人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审慎和理性的态度,密切关注其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