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绿算领航・智序共生
2025.07.22 14:34浏览量:19简介:2025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绿算领航・智序共生
大模型浪潮下,算力成本已成为AI发展的关键掣肘。7月25日,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将在上海斯格威铂尔曼大酒店举办。
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将以“绿算领航·智序共生”为核心主题,直面AI产业中最紧迫的算力成本挑战。
在大模型广泛应用背景下,企业运营成本中算力占比持续攀升,论坛将深度探讨如何通过技术革新实现“用最少的GPU投入创造最多的价值”,推动算力角色从“资源消耗品”向“价值催化剂”的根本性转变。
这一转变旨在使算力从单纯消耗资源转向催化业务创新,促进AI技术普惠化和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天罡智算此举基于去年平台发展的成功实践,如通过冗余算力调度和弹性算力服务降低用户用算成本,今年论坛将升级为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AI产业从效率优化向价值创造跃迁。
天罡智算—构建AI产业落地的算力高速路
议题梗概
近年来,大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智能化需求的全面爆发,人工智能企业对AI算力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旺盛态势。为应对此趋势,国家层面通过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动算、存、网多种业务互通,实现跨主体、跨架构、跨地域算力供需调度。
天罡智算定位“算力生态超市”,构建第三方开放式在线交易市场,通过弹性算力调度打造一条连接技术到产业的”算力高速路”,打通AI普惠的”最后一公里”。
嘉宾介绍
郝景顺
天罡智算 联合创始人
前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架构师
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IT行业的资深专家拥有超过25年的产品研发和技术管理经验,在通信、云计算、互联网、数字政府等关键技术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多层次协同的大模型训练推理系统设计
议题梗概
大模型时代,如何在大规模异构计算平台上实现高吞吐的训练和低延迟的吞吐是重大挑战。为解决上述挑战,需要从算子级、任务级、以及集群级进行协同设计。该报告将主要介绍在细粒度计算通信重叠、模型复用高效调度、高效的LoRA及KV管理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从多个层级协同实现集群级的训练高吞吐、以及推理时的低延时响应。
嘉宾介绍
陈全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长期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云原生计算、AI Infra相关的研究。主持国家优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在ASPLOS,OSDI,ATC,SC,TC,TPDS,TACO等领域内著名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曾获CCF青年科技奖、王选杰出青年学者奖、阿里青橙奖等。目前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副主编及3个SCI期刊编委。
研究成果曾获2023年CCF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及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模型之后,AI Agent 能否成为生产力革命的第二曲线
议题梗概
随着大模型能力持续演进,AI正在从“增强人类”走向“自主行动”。Agent作为具备感知、记忆、推理与执行能力的智能体,正成为AI应用层的关键落点和生产力解放器。从协同办公、知识管理到流程自动化,Agent 不再只是工具的堆砌,而是迈向平台化与操作系统级别的范式重构。在“产业可行性+投资窗口期”的双轮驱动下,Agent生态加速形成,从基础框架、开发平台到通用与垂类应用构建出完整链条,正在推动AI应用从“工具属性”向“闭环系统”进化。复容投资专注于AI前沿技术的投资,并关注Agent赛道的技术趋势、生态格局与投资价值,系统梳理其从交互形态变革到平台级机会崛起的路径。
嘉宾介绍
许蔚然
复容投资执行总经理
8年科技投资经历,曾获“华虹半导体工艺研发三等奖”、“央企十大优秀投资案例”、“中国先进制造与高科技产业最佳投资”,曾任职于中银国际、航空工业集团等公司,曾主导项目:灵睿智芯、Hillbot、华大北斗、积塔半导体、极光星通等。
需求驱动・技术协同・价值创造:AI算力共生体的园区范式突围
议题梗概
AI 时代,算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要素,近年来在需求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算力共生体”应运而生。算力与技术共生,算力与数据共生,算力与业务价值共生。产业园区AI内16000 多家企业的多元化算力需求推动着算力服务的升级进程。在此背景下,漕河泾园区创新构建了以 “需求驱动” 为源头,“技术协同”为路径,“价值创造”为成果的算力生态体系,实现了从传统服务模式到覆盖“技术赋能+算力支撑+政策协同”及专业咨询的园区服务体系范式跃迁。
这一体系既满足传统企业的数智化转型需求,也契合初创公司的弹性化诉求,更推动漕河泾数字经济生态升级。未来,园区将携手生态伙伴持续深化创新服务范式,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算力需求,提供更精细化、专业化的分层服务,进一步破解协同壁垒,让算力服务深度融入产业链各环节,巩固范式突围成果,释放更大生态价值。
嘉宾介绍
贺夕彧
漕河泾算力业务负责人
智算平台架构主理人|园区算力平台从0到1构建者
服务100+AI企业|链接业务价值2亿+
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摩尔线程担任AI-PM,2024年加入漕河泾。凭借技术洞察与产品思维的复合优势,仅用1年时间,与团队从0到1构建了漕河泾算力应用赋能平台,搭建了涵盖华为昇腾,火山引擎, 天数智芯、沐曦、燧原,基流科技,魔形智能,九章云极,天罡智算等多元主体的算力生态服务体系,是产业园区AI算力共生体的主要设计师。
凭借 “技术理解力 + 生态整合力 + 商业执行力” 的复合能力,贺女士与团队协同众多生态伙伴,已累计服务 100 多家 AI 企业,链接业务价值超 2 亿,成为连接产业需求与算力供给的重要纽带。
圆桌议题
议题梗概
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的资源配置、技术应用、产业实践及市场机制四大维度,系统探讨人工智能与智能算力产业生态构建策略及绿色化发展路径,以期降低中小企业用算成本与应用门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化及其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
讨论范围
1、政策背景:涵盖国家推动智能算力绿色化发展的政策导向(如 “双碳”“东数西算” 等),以及 AI 技术产业化落地的政策支持。
2、投资视角:涉及智能算力产业链企业发展前景评估、投资策略调整。
3、基础研究视角:包括算力调度平台生存要素与失败教训、动态定价模式看法,及弹性算力供给对算力普惠的作用与实践问题。
4、园区协同视角:围绕漕河泾AI企业特征、生态闭环设计与底层逻辑,及园区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政策。
报名火热进行中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