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I+工业软件”驱动制造变革:广东DeepSeek思享会解码未来智造路径

作者:c4t2025.09.17 13:57浏览量:0

简介:广东DeepSeek思享会聚焦“AI+工业软件”,探讨技术融合如何重构制造业价值链,为黄埔区工业软件产业升级提供新思路。

近日,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DeepSeek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的“黄埔智造 工软未来”思享会在广州黄埔区成功举办。活动以“共探AI+工业软件如何赋能制造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代表、学术专家、企业领袖及开发者社区,围绕AI技术与工业软件的深度融合展开深度对话,旨在为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赋能与产业协同方案。

一、AI+工业软件:制造业转型的核心引擎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由“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AI技术通过数据驱动、模型优化与实时决策能力,正在重构传统工业软件的功能边界。例如,在研发设计环节,AI算法可实现参数化建模的自动优化,将设计周期缩短60%以上;在生产控制环节,基于深度学习的预测性维护系统能提前72小时预警设备故障,减少非计划停机损失。

广东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2023年工业增加值突破4.5万亿元,但高端工业软件国产化率不足30%。DeepSeek研究院发布的《AI赋能工业软件白皮书》指出,通过“AI+工业软件”的融合创新,可实现生产效率提升40%、能耗降低25%、产品不良率下降18%的显著效益。活动现场,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展示了其基于AI的工艺规划系统:通过输入3D模型与工艺参数,系统自动生成最优加工路径,较传统方法效率提升3倍。

二、技术突破:从单一工具到全链路智能

思享会技术分论坛聚焦三大核心场景:

  1. 智能研发设计
    传统CAD/CAE软件依赖人工经验迭代,而AI驱动的生成式设计(Generative Design)可基于性能约束自动生成多种设计方案。例如,某航空企业通过引入AI设计引擎,将机翼结构重量降低15%的同时,强度提升20%。开发者建议:企业可优先在结构优化、流体仿真等计算密集型场景试点AI工具,逐步构建“人工+AI”的协同设计模式。

  2. 柔性生产控制
    在离散制造领域,AI与数字孪生技术的结合实现了生产线的动态重构。某电子制造企业演示了其“黑灯工厂”系统:通过实时采集设备数据,AI模型动态调整生产节拍,使多品种小批量订单的切换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技术关键点在于构建高保真数字孪生体,建议企业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降低系统部署成本。

  3. 质量闭环管理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AI质检系统已从单一缺陷检测升级为全流程质量追溯。某半导体企业分享了其“AI质检+知识图谱”方案:通过分析历史缺陷数据,系统不仅能识别当前缺陷,还能预测潜在风险点,并关联到工艺参数、设备状态等根源因素。实施该方案后,产品直通率从92%提升至98%。

三、产业协同: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活动现场,黄埔区发布了《工业软件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AI算法库、工业机理模型等基础技术研发。同时,DeepSeek研究院联合10家龙头企业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软件创新联盟”,计划三年内培育50家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对于开发者而言,会议释放了多重机遇:

  • 技术融合方向:优先布局AI+MES(制造执行系统)、AI+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交叉领域;
  • 数据资产开发: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设备、工艺、质量等多维度数据,构建企业专属的AI训练集;
  • 开源社区共建:参与DeepSeek开源的工业AI框架(如Industrial-PyTorch),降低技术门槛。

四、挑战与应对:从技术落地到商业闭环

尽管前景广阔,AI+工业软件的推广仍面临三大挑战:

  1. 数据孤岛问题:企业间数据共享机制缺失,导致模型训练样本不足。建议通过行业联盟建立数据脱敏与交换标准;
  2. 人才结构断层:既懂工业知识又懂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稀缺。高校可增设“工业智能”交叉学科,企业开展内部转岗培训;
  3. 投资回报周期长:中小型企业对AI改造持观望态度。可采用“轻量化部署”策略,从单一场景切入,快速验证效益。

五、未来展望:智造新范式的广东实践

广东已明确将“AI+工业软件”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10个国家级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培育3家百亿级工业软件企业。此次思享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技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更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开发者参与”的三方协同机制,加速了技术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对于制造业从业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布局:

  • 短期:在质检、物流等标准化场景试点AI应用,快速积累经验;
  • 中期:构建企业级工业大数据平台,为AI模型提供高质量输入;
  • 长期: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掌握产业生态话语权。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浪潮的双重驱动下,AI与工业软件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广东DeepSeek思享会的实践表明,只有通过技术突破、生态共建与政策引导的三重驱动,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智造”的跨越式发展。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