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Github上10个开源好用的人脸识别数据集

作者:宇宙中心我曹县2025.09.18 12:41浏览量:0

简介:本文精选Github上10个开源且实用的人脸识别数据集,涵盖多场景、多民族及跨年龄数据,助力开发者提升模型鲁棒性与泛化能力。

引言:数据集为何是人脸识别的基石?

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在于算法与数据的双重驱动。尽管深度学习模型(如FaceNet、ArcFace)不断迭代,但其性能上限往往受限于训练数据的规模与多样性。例如,若数据集中缺乏不同光照条件、遮挡或年龄变化的样本,模型在真实场景中极易失效。因此,高质量、开源的数据集成为开发者优化算法、验证性能的关键资源。

Github作为全球最大的开源社区,汇聚了大量由学术机构、企业及个人贡献的人脸数据集。本文将从多样性、标注精度、使用场景三个维度,精选10个开源且实用的人脸识别数据集,并附上具体的使用建议。


一、通用场景数据集:覆盖基础需求

1. CelebA(CelebFaces Attributes Dataset)

  •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
  • 规模:20万张名人照片,标注40个面部属性(如性别、年龄、眼镜、胡须等)
  • 特点
    • 涵盖大量表情、姿态、光照变化,适合属性识别与特征提取任务。
    • 提供预处理后的裁剪人脸图像(178×218像素),可直接用于训练。
  • 适用场景:人脸属性分析、表情识别、数据增强。
  •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switchablenorms/CelebA
  • 使用建议
    1. # 示例:使用PyTorch加载CelebA数据集
    2. from torchvision.datasets import CelebA
    3. dataset = CelebA(root='./data', split='train', target_type='attr', download=True)

2. 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

  • 来源: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 规模:13,233张图像,5,749人(每人至少2张图像)
  • 特点
    • 包含真实场景中的姿态、表情、光照变化,是验证人脸识别算法鲁棒性的经典基准。
    • 提供配对测试协议(如10折交叉验证),便于公平对比模型性能。
  • 适用场景:人脸验证(1:1比对)、跨场景模型评估。
  •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davisking/dlib-data(含LFW对齐工具)
  • 使用建议
    1. # 示例:计算LFW数据集上的准确率
    2.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3. y_true = [...] # 真实标签
    4. y_pred = [...] # 模型预测结果
    5. print("Accuracy:", accuracy_score(y_true, y_pred))

二、多民族与跨年龄数据集:提升泛化能力

3. Racial Faces in the Wild(RFW)

  • 来源: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规模:4个种族子集(高加索、亚洲、印度、非洲),各约1万张图像
  • 特点
    •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种族偏差问题设计,支持跨种族模型公平性评估。
    • 提供与LFW兼容的测试协议,便于直接对比。
  • 适用场景:模型偏见检测、多民族场景优化。
  •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RFW-Dataset/RFW

4. CACD(Cross-Age Celebrity Dataset)

  • 来源:新加坡国立大学
  • 规模:16万张图像,2,000人(每人跨年龄段照片)
  • 特点
    • 覆盖20-60岁年龄跨度,解决跨年龄人脸识别难题。
    • 提供年龄标注与对齐后的人脸图像。
  • 适用场景:年龄估计、跨年龄人脸验证。
  •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BruceXu/CACD

三、遮挡与极端场景数据集:增强鲁棒性

5. Wider Face

  •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
  • 规模:3.2万张图像,39万个人脸框,标注遮挡、姿态、尺度等信息
  • 特点
    • 包含大量小目标、遮挡人脸,适合检测模型训练。
    • 提供难度分级(Easy/Medium/Hard),便于针对性优化。
  • 适用场景:人脸检测、遮挡场景优化。
  •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wuyang1234/WiderFace

6. IJB-C(IARPA Janus Benchmark-C)

  • 来源:美国IARPA项目
  • 规模:3,531人,1.8万张图像+视频
  • 特点
    • 包含极端姿态、光照、遮挡样本,支持视频级人脸识别。
    • 提供多种评估协议(如开放集识别、闭集验证)。
  • 适用场景:视频人脸识别、高难度场景部署。
  •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NISTvtd/IJB-release

四、合成与小样本数据集:降低数据依赖

7. SynthFace

  • 来源:合成数据生成工具
  • 规模:无限生成能力,可控属性(如姿态、表情、光照)
  • 特点
    • 无需人工标注,适合数据增强或隐私敏感场景。
    • 支持与真实数据混合训练,提升模型泛化性。
  • 适用场景:数据增强、隐私保护模型训练。
  •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treb0n/SynthFace

8. Few-Shot Face Dataset

  • 来源:社区贡献
  • 规模:少量样本(如每人5-10张)
  • 特点
    • 模拟小样本学习场景,支持元学习(Meta-Learning)算法验证。
  • 适用场景:小样本人脸识别、快速适配新场景。
  •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timesler/few-shot-face

五、视频与动态场景数据集:拓展应用边界

9. VoxCeleb

  • 来源:牛津大学
  • 规模:10万段名人演讲视频,1,251人
  • 特点
    • 包含真实背景噪声、头部运动,适合声纹-人脸跨模态识别。
    • 提供预处理后的音频与视频帧。
  • 适用场景:跨模态识别、动态场景人脸追踪。
  •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ox-vgg/voxceleb_trainer

10. YouTube Faces

  • 来源:以色列理工学院
  • 规模:3,425段视频,1,595人
  • 特点
    • 专注于视频中的人脸识别,支持帧级标注与时间序列分析。
  • 适用场景:视频人脸识别、行为分析。
  •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ywolf/YouTube-Faces

总结:如何选择适合的数据集?

  1. 任务匹配:检测任务优先选Wider Face,验证任务选LFW或RFW。
  2. 场景覆盖:跨年龄选CACD,遮挡场景选IJB-C。
  3. 数据效率:小样本场景用Few-Shot Face,隐私场景用SynthFace。
  4. 评估基准:参考数据集提供的官方协议(如LFW的10折验证),确保结果可复现。

未来趋势:随着多模态(如3D人脸、红外)与合成数据技术的发展,Github上将涌现更多细分场景的数据集。开发者需持续关注数据质量与伦理问题(如偏见消除),以构建更普惠的人脸识别系统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