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浦视团队2025联培博士招生启幕!
2025.09.18 16:45浏览量:0简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浦视团队正式启动2025年联培博士招生计划,面向全球招募计算机视觉、多模态学习等领域人才,提供顶尖科研资源与跨学科培养模式。
招生背景:浦视团队的科研定位与战略意义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浦视团队作为国内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标杆性科研力量,始终聚焦”感知-认知-决策”全链条技术创新。团队依托实验室在算力资源、数据平台和产业生态上的综合优势,已在三维重建、动态场景理解、多模态大模型等方向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此次启动的2025年联培博士项目,旨在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为人工智能领域输送兼具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团队负责人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正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系统能力构建”阶段,这对博士研究生的跨学科视野和系统化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浦视团队特别设计的”双导师制”(学术导师+企业导师)、”课题制”培养方案,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例如在智能交通场景中,学生将同时接受计算机视觉理论指导与交通工程领域专家的系统设计培训,这种培养模式已培养出多位在CVPR、ICCV等顶会上发表多篇论文的优秀博士生。
招生方向:三大前沿领域的深度探索
本次招生明确三大核心研究方向,每个方向均配备由院士、杰青领衔的导师团队:
多模态感知与理解
聚焦跨模态信息融合机制研究,包括视觉-语言-触觉的多模态表征学习、动态场景下的时序关联建模等。典型研究课题如”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机器人操作意图理解”,已与多家智能制造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提供真实工业场景数据支持。三维视觉与数字孪生
涵盖高精度三维重建、动态场景SLAM、神经辐射场(NeRF)优化等方向。团队自主研发的实时三维重建系统,在精度指标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招生课题包括”面向元宇宙的动态数字人生成”,将提供百万级帧的三维扫描数据集和GPU算力集群支持。智能系统与决策优化
研究视觉感知驱动的自主决策系统,涉及强化学习、博弈论与优化算法等交叉领域。正在开展的”自动驾驶场景决策边界研究”项目,已构建包含10万+复杂交通场景的仿真平台,为博士生提供从算法设计到实车验证的全链条实践机会。
培养特色:五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浦视团队独创的”科研-工程-产业-国际-伦理”五维培养体系,构成其核心竞争力:
- 科研维度:每周举办的”浦视前沿论坛”,邀请图灵奖得主、ACM Fellow等顶尖学者分享最新进展;团队内部实行”预研-攻关-转化”三级课题机制,确保研究紧贴技术前沿。
- 工程维度:与商汤科技、寒武纪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博士生可参与从算法优化到芯片部署的全流程开发。例如在”轻量化视觉模型部署”课题中,学生需同时掌握PyTorch框架优化与NPU指令集调优技能。
- 产业维度:设立”产业导师日”,定期组织博士生赴合作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某届博士生通过参与智慧城市项目,提出的”基于视觉的交通信号动态优化方案”已在上海浦东新区试点应用。
- 国际维度:与MIT、ETH Zurich等机构建立联合培养通道,优秀学生可获得6-12个月的海外研修资助。团队已连续三年在CVPR主办Workshop,为博士生提供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 伦理维度:开设”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必修课程,建立算法审计实验室,要求所有研究项目必须通过伦理审查方可开展。
申请指南:精准匹配的选拔机制
2025年招生计划面向全球开放,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 学术背景: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硕士学历(或优秀应届本科生直博)
- 编程能力:熟练掌握Python/C++,有PyTorch/TensorFlow等深度学习框架使用经验
- 科研潜力:在CVPR/ECCV/NeurIPS等会议发表过论文者优先,有ACM/Kaggle竞赛获奖经历者加分
- 英语水平:托福≥95或雅思≥6.5(国际联合培养方向要求更高)
申请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 材料初审(2024年12月-2025年1月):提交个人陈述、研究计划、成绩单及推荐信
- 笔试考核(2025年2月):涵盖数学基础、编程能力、机器学习理论三个模块
- 面试评估(2025年3月):包括学术汇报、现场编程、综合面试三个环节
特别提示:团队为优秀申请者设立”浦视学者”计划,提供全额奖学金(覆盖学费及每年不低于30万元生活补贴)、独立办公空间及优先参与国家级课题的机会。
发展前景:多元化的职业通道
毕业生的职业去向呈现”学术-产业-创业”三维分布:
- 学术路径:近三年毕业生中,35%进入清华、北大、中科院等机构任教,15%赴海外顶尖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 产业路径:40%加入华为、阿里达摩院等头部企业担任首席研究员或技术总监,10%进入投资机构从事AI领域风险投资
- 创业路径:团队设立5000万元创业基金,已孵化出3家估值超10亿元的AI独角兽企业
某2020级博士生分享其发展轨迹:”在浦视团队期间,我同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华为联合攻关课题,这种双重经历让我在求职时同时获得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青睐,最终选择加入某头部自动驾驶公司担任算法负责人。”
结语:加入浦视,定义AI未来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浦视团队2025年联培博士招生,不仅是一个求学机会,更是一次参与改变人工智能技术格局的契机。在这里,你将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探索者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在三维视觉、多模态学习等前沿领域留下自己的学术印记。
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申请者可登录实验室官网(www.shlab.ai)提交材料。团队将于2025年1月15日前公布初审结果,并组织线上宣讲会详细解答申请疑问。选择浦视,就是选择与时代同频、与卓越同行!”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