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浦视团队2025联培博士招生开启!
2025.09.18 16:45浏览量:0简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浦视团队正式启动2025级联培博士招生计划,聚焦计算机视觉与AI交叉领域,提供顶尖科研平台与跨学科培养模式。
【招生背景与团队优势】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其浦视团队(PUVision Group)长期深耕计算机视觉、多模态感知与智能系统研发。团队由多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领衔,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20余项,在CVPR、ICCV、ECCV等顶会发表论文百余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算法库与开源框架。此次联培博士项目依托实验室与国内顶尖高校的联合培养机制,旨在培养兼具学术创新能力与产业落地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与科研方向】
项目采用”双导师制”,由实验室资深研究员与高校教授共同指导,课程设置涵盖深度学习理论、三维视觉重建、智能感知系统等前沿领域。2025级招生重点聚焦三大方向:
- 多模态视觉理解:研究跨模态语义对齐、视频内容生成等关键技术,解决传统视觉模型在复杂场景下的语义鸿沟问题。例如,团队提出的时空注意力融合网络(STAF-Net)已在自动驾驶场景理解中实现98.7%的物体检测精度。
- 动态环境感知:开发低光照、遮挡条件下的鲁棒感知算法,结合事件相机(Event Camera)与4D点云处理技术。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动态视觉传感器已应用于工业质检领域,检测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3倍。
- 人机协同智能:构建基于视觉反馈的增强现实交互系统,通过强化学习优化人机协作策略。相关成果已与多家制造业企业开展试点应用,显著降低操作误差率。
【招生要求与申请流程】
申请人需满足以下条件:
- 获得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硕士学位,或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
- 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与编程能力(熟悉Python/C++,掌握PyTorch/TensorFlow等框架)
- 有顶会论文发表或开源项目贡献者优先
- 英语水平达到CET-6 550分或同等托福/雅思成绩
申请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 材料提交(2024年12月31日前):通过实验室官网提交个人简历、研究计划、代表性成果等材料
- 初审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学术潜力、研究方向匹配度进行筛选
- 综合面试:包含学术汇报、编程测试(LeetCode中等难度题目)与英语口语考核
【科研资源与职业发展】
入选学生将享有:
- 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算力集群(含500+块A100 GPU)与千万级标注数据集
-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机会,如”东数西算”工程中的视觉计算节点建设
- 国际化培养体系,包括与MIT、ETH Zurich等机构的联合研究项目
- 优厚的奖学金待遇(全额学费覆盖+每年不低于30万元的生活补贴)
职业发展方面,实验室与华为、商汤、阿里达摩院等企业建立人才输送通道,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85%进入头部AI企业或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典型案例包括2022届毕业生张某,现任职于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负责视觉感知模块的算法优化。
【申请建议与注意事项】
- 研究计划撰写:建议围绕团队现有成果展开延伸性研究,例如在动态环境感知方向可提出”基于神经辐射场的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
- 编程能力准备:重点复习深度学习框架操作、多线程编程与GPU加速技术,面试可能涉及实时点云处理代码实现
- 材料准备技巧:在个人陈述中突出科研连续性,例如本科阶段参与的机器人视觉项目如何延伸至硕士阶段的多模态研究
- 时间管理:建议提前6个月准备,合理安排论文投稿、语言考试与材料整理
此次招生名额有限,竞争激烈。有意申请者可通过实验室官网”人才招聘-联合培养”板块获取详细信息,或直接联系招生办公室(admission@puvision.org)咨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浦视团队期待与您共同探索视觉智能的未来边界!”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