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创科技×中科可控:大模型一体机开启AI落地新范式
2025.09.26 22:12浏览量:0简介:擎创科技与中科可控联合推出大模型一体机,实现AI技术“开箱即用”,降低企业AI应用门槛,助力高效数字化转型。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企业如何高效、低成本地落地大模型应用成为关键命题。近日,擎创科技与中科可控联合推出大模型一体机,以“开箱即用”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从模型部署到业务落地的全链路支持,标志着AI技术普惠化迈出重要一步。
一、联合发布:技术协同驱动AI普惠化
此次合作中,擎创科技依托其在AI算法优化、模型压缩领域的深厚积累,结合中科可控在服务器硬件设计、系统架构方面的优势,打造出兼具高性能与易用性的大模型一体机。该产品针对企业用户“技术门槛高、部署周期长、运维成本高”三大痛点,通过硬件预集成、软件预调优的方式,将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所需的计算资源、存储系统、网络架构及管理平台深度融合,实现“即插即用”。
技术亮点解析:
- 异构计算加速:采用中科可控自主研发的处理器与GPU协同架构,支持FP8/FP16混合精度计算,在保持模型精度的同时,将推理速度提升3倍以上。例如,在金融领域的文本生成场景中,单台一体机可支持每秒处理2000+token的并发需求。
- 动态资源调度:内置擎创自研的智能资源管理系统,可根据业务负载自动调整计算资源分配。例如,在电商大促期间,系统可优先保障客服机器人的推理资源,确保用户体验。
- 安全合规框架:集成国密算法加密模块与数据脱敏工具,满足金融、政务等行业的等保2.0三级要求。测试数据显示,该框架可有效拦截99.7%的异常数据访问请求。
二、开箱即用:破解企业AI落地难题
传统大模型部署需经历硬件选型、环境配置、模型调优、压力测试等十余个环节,周期长达3-6个月。而大模型一体机通过三大创新设计,将部署周期压缩至72小时内:
- 预置行业模型库:内置金融、医疗、制造等领域的10+个精调模型,支持通过API或可视化界面直接调用。例如,某银行客户利用预置的信贷风控模型,仅用3天即完成反欺诈系统的上线。
- 自动化调优工具链:集成擎创ModelOpt算法优化引擎,可自动完成模型量化、剪枝、蒸馏等操作。测试表明,该工具链可将模型体积压缩80%,同时保持95%以上的原始精度。
- 可视化运维平台:提供实时监控、故障预警、日志分析等功能,支持通过Web端或移动端远程管理。运维人员可通过平台快速定位性能瓶颈,例如识别出某制造企业的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因数据分布偏移导致的精度下降问题。
三、场景化落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越
目前,该一体机已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 金融领域:某证券公司部署后,智能投顾系统的响应延迟从2.3秒降至0.8秒,客户咨询转化率提升18%。
- 医疗行业:三甲医院利用其构建的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在肺结节检测任务中达到96.7%的敏感度,医生阅片效率提升40%。
- 智能制造:汽车工厂通过集成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将生产线停机时间减少65%,年节约维护成本超千万元。
企业选型建议:
- 规模适配:200人以下团队建议选择基础版(8卡GPU),可支撑日均10万次推理请求;
- 扩展性:支持通过堆叠节点实现线性性能扩展,某物流企业通过4节点集群将路径规划算法的吞吐量提升至每秒5000次;
- 生态兼容:兼容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框架,提供Kubernetes容器化部署选项。
四、未来展望:AI基础设施的范式革新
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突破万亿级,传统云服务模式面临算力成本激增、数据传输延迟等挑战。一体机通过本地化部署与边缘计算结合,为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据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AI硬件市场中一体机占比将超过35%。
擎创科技CTO表示:“我们正与中科可控共同研发第二代产品,将引入液冷散热技术与存算一体架构,预计可将能效比提升40%。”这一创新或将重新定义AI基础设施的标准,推动人工智能从“可用”向“好用”进化。
此次联合发布不仅展现了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力量,更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随着一体机在更多场景的落地,AI技术普惠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对于希望把握AI机遇的企业而言,选择经过验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或许比从零开始搭建更高效、更可靠。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